10.3969/j.issn.1000-4769.2017.06.007
基于功能变迁的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
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农村宅基地制度在改革开放后30多年中虽有所调整但并没有实质性变化,仍具有比较强的身份性、自用性、保障性、福利性、非财产性、非市场化特征.存在这种长期基本不变态势的根本原因在于“宅基地是农民的福利和基本居住保障、涉及全国几亿农民安身立命和农村社会稳定”这一认识根深蒂固,没有随宅基地功能的实际变迁而转变.随着农村宅基地由基本居住保障性向资产性转变,其功能重心亦发生转移,保障功能逐步削弱,财产功能逐步增强,原有的法律产权限制和无偿无期限使用、市场交易限制等传统宅基地制度愈来愈不适应现实发展需要,产生矛盾和冲突在所难免.必须在坚持宅基地集体所有、农民利益不受损前提下拓展宅基地使用权权能,逐步推进宅基地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建立宅基地使用权市场流转制度、有偿使用制度和退出制度,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要求,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实现农民土地财产权价值.
宅基地、功能变迁、财产价值、宅基地制度改革、市民化进程、市场流转制度、有偿使用制度、退出制度
F311(世界农业经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要素平等交换体制机制研究”14ZDA033
2017-11-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4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