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报应观与佛教果报观的差异及文化根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0-4769.2004.03.017

中国传统报应观与佛教果报观的差异及文化根源

引用
中国传统报应观具有伦理性、家族性、现世性和功利性,保持印度精神的佛教果报观具有戒律性、个体性、出世性和精神性.中国传统报应观的终极关怀是果,企图通过好因获得好报,断绝导致恶报的因而力行可获善报的因.佛教果报论的终极关怀是因果之外的涅槃境界,关注因是为了从因上断尽导致生死轮回的业报,最终摆脱因果,彻底解脱.差异产生的原因,在于古代中国和印度文化中存在不同的价值取向、关注领域、生命意识和思维特点.

春秋时期、中国报应观、佛教果报观

F205(国民经济管理)

2006-11-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67-6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社会科学研究

1000-4769

51-1037/C

2004,(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