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性:延安文艺的民俗学阐释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人民性:延安文艺的民俗学阐释

引用
在大众化、通俗化的基础上,以新民主主义文化为目标指向的“民族形式”批判吸收新三民主义文艺和民族主义文艺,成为“两个口号”论争中的核心话语,建构了延安文艺“人民性”的思想基础.“民族形式”讨论促进了延安文艺对苏区文艺、左翼文艺、五四文艺的整合,实现了延安文艺从“民间形式”到“民俗形式”的过渡,从而使其具有了“人民性”的体制特征,并最终在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为“工农兵文艺”.从文学活动的创作、接受主体来看,民间文学的平民性特征无疑更符合现代文学的演进潮流.当以“劳动人民”为主体内涵的“民间”理念上升为现代国家的建构原理时,“民间”也就获得了民族性意涵,民间文艺在延安由此获得立足点.民间文艺不仅继承五四文化传统,成为民族文化的基础,也具有“生活化”的民俗特征,成为了与“源”最近的“流”.

延安文艺、民俗学、人民性

I02(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

第57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15M570981;辽宁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资助项目;辽宁社会科学院自选项目lnsky16ZX10

2016-08-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63-168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社会科学辑刊

1001-6198

21-1012/C

2016,(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