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40年代中国小说理论中雅与俗的悬隔与汇通
历史中充满了许多回旋与嘲弄.当文艺大众化的口号被提出以后,"五四"新文学却成了被再度革命的对象.在新、旧文艺之间,特别是大众化运动以来,明显地展开着一个汇通的过程:从小说领域来说,一方面是新小说家对手旧形式态度的软化以至转变,上层文化人向着民众文艺融入;另一方面则又是新文艺小说的营养滋润进了旧形式之中.茅盾对于旧小说已由20年代严厉的批判态度,转而为大体肯定了.如果说对于旧形式,茅盾所体现的主导心态是牵新合旧,那么张恨水对于<啼笑因缘>所表露而用以自栩的意向便是翻旧出新.张恨水自认为他对章回体的改良是成功的,他的小说已经是一种既融入西洋技法,又具有中国文法组织的新品种了.然而,在雅与俗的汇通中,两者间的冷漠、悬隔与斗争照样存在.张天翼专门写了<"且听下回分解"及其他>一文,继续着从艺术上批判章回体的工作,它严冷地划出两者间的界限.
20世纪40年代、中国小说理论、雅与俗、悬隔与汇通
I206.6
2014-06-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171-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