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视阈中的“公民个人信息”解读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2-3240.2020.07.018

刑法视阈中的“公民个人信息”解读

引用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准确适用的前提是对“公民个人信息”范围的正确认定,可识别性和隐私性“两标准判断法”已经严重不适应信息时代的迅猛变化,对个人信息的界定应坚持采用“要件特征判断法”,将专属性、权利性、私密性、可识别性和应受保护性作为基本构成要件予以综合衡量.对敏感性强、事关个人安全的行踪轨迹信息,则更需实行特殊性保护,并且适用精细化的实质判断.

公民个人信息、要件特征、行踪轨迹、实质判断

D924.34(中国法律)

2017年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课题“网络犯罪的前瞻性思考与刑法规制”;本文系山东政法学院省级证据鉴识重点实验室、青年创新团队、营商环境法治化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

2020-12-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12-118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社会科学家

1002-3240

45-1008/C

2020,(7)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