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德与汉唐国家应灾的政治伦理
作为中古时代国家应对灾害的主要理念与最常见思想,修德不仅是稳定灾后社会秩序的重要方式,也是巩固君权天授的政治地位的现实需要,还体现了君主受天明命、敷佑下土的政治姿态与以德安民的政治伦理,彰显出执政者与民众对政治清明与救灾实效之间关系的理解与认同,成为构架汉唐政治体系的主要观念之一.修德应灾的核心问题就是理顺政治,最终目的是应答天谴,其象征意义远大于应灾实效.因此修德应灾方式不能仅以科学、迷信或积极、消极来分类与判断.君主修德应灾主要是指完善德性与德行两个方面,其中德性是其遵循政治规范与政治伦理的内在表现,德行则是遵守政治规范与践行政治伦理的外在形式.虽然体现君主德行的消灾方式较多,但所有形式都受制于德性,或都可视为德性的反映.因此修德弭灾方式的多样性与修德应灾理念的统一性,也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灾害应对的重要特点.
修德应灾、救灾、消灾、汉代、唐代
K234;K242(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人文社科类“黄河流域传统灾害思想与灾难应对”研究2018-CX-015;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秦汉简牍官文书与国家政务运行机制及行政效律研究”16YJC770009
2018-12-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14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