髁突矢状骨折坚固内固定后骨折愈合进程的生物力学分析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髁突矢状骨折(sagittal fracture of the mandibular condyle,SFMC)坚固内固定术后的骨折愈合进程,为治疗SFMC提供依据.方法:以三维有限元法(three 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analysis,3D-FEA)构建包含双侧髁突的下颌骨模型;设右侧髁突为骨折侧,模拟以4孔微型接骨板坚固内固定治疗法,设计术后0、4、8、12周为SFMC骨折愈合进程中的观测点,测算髁突应力分布变化,骨折断端位移、微接骨板受力、应力遮挡状况.结果:正常髁突最大等效应力位于髁颈部,分布于髁颈中1/3的片状区域.术后0周,患侧髁突最大等效应力为正常值的23倍,位于近骨折线中下1/3的髁突残端和近骨折线的螺钉固定处的接骨板上,呈点状分布;髁突及接骨板的其余部分几乎不受应力作用.术后4~12周,患侧髁突的最大等效应力趋于平稳,但仍为正常值的6倍左右.位于近髁突残端的镙钉固位处与髁颈中外1/3处的点状区域,其余部分几乎不受应力作用.髁突总位移及总转角在骨折愈合进程中增加0.57~0.75 mm及0.01~0.09°.髁突残端术后0周的最大等效应力是术后4~12周的5~6倍.髁突游离端在骨折愈合进程中的最大等效应力、总位移及总转角值均无显著变化.接骨板术后0周最大等效应力为术后4~12周的7~9倍.结论:SFMC愈合进程中,髁突承载应力及应变改变、接骨板的应力遮挡可能与髁突吸收、改建有关.内固定4周内,接骨板、髁突残端承载的最大等效应力、髁突总位移与总转角明显增大,可弹性颌间牵引,以减少髁突总位移及总转角;流质饮食可减少髁突等效应力,利于骨折愈合.内固定4周后,下颌骨及髁突已能承载正常负荷,可行康复训练,以尽早恢复TMJ的正常功能.
髁突矢状骨折、坚固内固定、三维有限元、生物力学
24
R782.4(口腔科学)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1年度;Supported b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ject of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2011.
2015-06-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164-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