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的区域研究:认识论视角的解构与重构
2008年以来, 全球秩序面临新的挑战. 传统的”领土政治”( territorial politics)在一种不确定的国际关系逻辑下发生深刻的演变, 赫德利·布尔所说的”新中世纪主义”( New-Medievalism)走势日趋显现.① 然而, 正如国际冷战史专家约翰·加迪斯对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家肯尼思·沃尔兹的批评一样, 主流的国际关系理论未能对当前的国际秩序做出合理的预测与判定.② 究其原因, 在于国际关系研究假定了一个可以进行科学量化和实证分析的国家组群, 在方法论上偏重一元主义和工具理性, 对世界历史的延续性、 本土文化的多样性以及人类自身兼具主客体的身份政治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忽略不计或评估不足. 这种认识论深刻地影响了冷战结束以来的一代建制派精英, 进而对21世纪初的世界秩序产生了重要影响. ”只有当体系本身面临危机时, 我们在思想体系和社会运动上才有了真正的选择”.③ 本文从学科史演进的区域视角出发, 探讨区域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本体论价值, 探索国际关系研究的区域路径.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冷战视阈下的东南亚”区域主义”研究1961-1991”16BSS046
2019-07-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