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248/j.cnki.wetlandsci.2019.05.009
1980年以来5个时期珠江三角洲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及其变化特征
以珠江三角洲滨海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5年的Landsat MSS/TM/ETM+/OLI影像数据,采用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提取珠江三角洲滨海湿地信息;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马尔柯夫转移矩阵和景观指数等,研究5个时期珠江三角洲滨海湿地的景观格局及其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与1980年相比,2015年珠江三角洲滨海天然湿地明显萎缩,面积减少了189 km2,人工湿地明显扩张,面积增加了284 km2;在研究区内,天然湿地萎缩主要是由于河口水域、红树林和盐水沼泽被转变为养殖池;随着时间的推移,5个时期研究区湿地景观的破碎化程度不断加重,湿地斑块形状越来越不规则,边界越来越复杂,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干扰强度加剧,斑块类型向多样化发展;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人口快速增长、滩涂开发、围填海活动、海砂开采和水利工程等是导致研究区滨海湿地萎缩的主要因素,其中,滩涂开发和围填海活动是使天然滨海湿地消失的直接因素.
滨海湿地、景观格局、河口、围填海、珠江三角洲
17
P94;P901(区域自然地理学)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一三五规划暨特色所服务项目Y6H209001
2019-12-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559-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