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248/j.cnki.wetlandsci.2015.06.016
黄河三角洲沼泽中大型底栖动物的分布特征
一般认为湿地恢复应该先从植物恢复着手,因此,在黄河三角洲的盐沼和淡水沼泽中,对盐地碱蓬(Suaeda salsa)盐沼、光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沼泽和明水面中的植物和大型底栖动物分布进行了调查,并对4种生境的环境因子进行了监测,分析各生境中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差异,探索主要影响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的环境因子,从而判断单一植物群落湿地恢复是否为正确的选择.结果表明,共记录24种大型底栖动物物种,隶属于3门7纲11目;在光滩、盐地碱蓬盐沼、芦苇沼泽和明水面中的底栖动物物种数分别为9种、4种、6种和10种,表明无植物的光滩中的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数量并不比单一植物群落沼泽中的少,生境类型、地理位置和环境因子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了大型底栖动物的分布特征;分布在淡水沼泽与盐沼中的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完全不同;在淡水沼泽和盐沼中,水深、土壤(沉积物)盐度和硬度是决定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的关键指标.对滨海湿地进行恢复,生境类型的空间异质性恢复要比单一植物群落恢复更为重要.
大型底栖动物、黄河三角洲、物种多样性、分布
13
Q958.2;P941.78(动物学)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6-03-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759-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