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手机短信犯罪的思考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4-8804.2004.11.017

对手机短信犯罪的思考

引用
@@ 1992年,世界上第一条短信在英国发送成功,由此拉开了"短信文化"的序幕.我国是1998年开通手机短信的,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逐年增多,手机短信已由纯文本形式发展到了融声音、图片、文字于一体的多媒体短信已由简单的"过年好"、"恭喜发财"等祝福问候语,发展到了具有丰富内涵的"短信文化",使短信更具有人情味和时代感.但短信中也不乏一些令人生厌的精神垃圾,如今几乎每一个手机拥有者都受到过"短信垃圾"骚扰,"躲都躲不掉"几乎成为人们面对垃圾短信时的共同无奈.在诸多"短信垃圾"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对人下套诈骗的内容,无论是卖假文凭的文凭贩子,还是冒充"专家医生"的游医,他们只要发一些简短信息,便可轻易得手.因受形形色色的"短信广告"、"短信中奖消息"所坑骗的各地群众的投诉也在上升.可以说,短信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然而也给社会出了道难题:由手机短信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已经显现,其引发的犯罪案件和治安案件正呈上升态势.

手机短信、垃圾短信、短信文化、精神文化生活、多媒体短信、治安案件、文本形式、手机用户、精神垃圾、负面效应、犯罪案件、短信广告、拥有者、问候语、人情味、假文凭、短信息、专家、诈骗、英国

D6(中国政治)

2004-12-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60-6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社会

1004-8804

31-1123/C

2004,(1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