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7-2861.2013.04.004
摇蚊幼虫对城市污染河流中金属铅的生物富集与响应作用
为了揭示小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摇蚊(Chironomus)幼虫在城市重度铅污染河流中广泛分布的原因,对铅污染河流中的摇蚊幼虫进行实验室培养,并将其暴露于含有不同Pb2+浓度的水体和沉积物环境中,以评价摇蚊幼虫的生物铅富集能力以及对Pb2+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结果表明,大量出现于铅污染河道中的摇蚊幼虫具有较强的Pb2+毒性耐受能力,其48 h半数致死浓度(median lethal concerntration,LC50)可达3.8 g/L.此外,摇蚊幼虫的铅富集能力随着环境pb2+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其最大富集量出现在水体含铅量为100 mg/L的条件下,此时摇蚊幼虫体内的铅累积量可达3.76 mg/g虫体.对铅胁迫条件下的虫体生物酶活性变化研究发现,相对于500mg/kg的高浓度底泥铅污染环境,其他浓度Pb2+条件下的虫体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酶活性均随环境Pb2+浓度和污染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出现一个酶活性峰值,但虫体的SOD酶活性在500mg/kg底泥铅含量条件下表现出剧烈波动.将铅污染条件下的摇蚊幼虫进行鱼类投喂,结果显示Pb2+可在鱼类体内不同部位累积,表现出一定的食物链传递效应.研究结果为摇蚊幼虫的重金属铅污染耐受性及其生物响应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摇蚊幼虫、金属铅污染、铅富集、超氧化歧化酶、金属硫蛋白
19
Q89(环境生物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03051;上海大学创新基金资助项目A10011108006
2013-11-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345-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