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耻感的哲学意蕴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9-0150.2009.05.002

论耻感的哲学意蕴

引用
"人不可以无耻",耻感文化在中国传统中有宝贵的资源."耻"、"羞"、"辱"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耻感的形成离不开个体自我评价活动,而个体自我评价活动的进行又往往要以耻感作为评价标准.耻感的产生以对善的把握为前提,不过是以否定的方式来把握善的.正是耻感中所体现的人的本体的自由或自我意识使人"成为人".意志以善和耻感作为内在环节.耻感以恶为对象,恶是丑的,但耻感却是美的.慎独固然与要"成为人"的执着联系在一起,但更与对于"耻"的畏惧联系在一起.荣可以正面地引领社会风尚,但无耻则无荣,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对恶的耻感和厌恶,没有对恶和耻的惩罚,就既没有耻感,也没有荣感.一个无耻的社会最可怕.

耻感、善、荣感、无耻

11

I206.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06BZX009

2009-12-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21-28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009-0150

31-1817/C

11

2009,11(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