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7369.2008.06.094
活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进展
@@ 缺血性中风(Ischemic stroke,IS)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梗死等.瘀血作为IS最重要的病理因素,贯穿病变的始终,是决定病势轻重、进退、预后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现代病理学认为[1]:脑缺血后血凝块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及凝血酶,对血管具有直接毒性,可致脑血管痉挛.早期即形成细胞毒性和/或血管源性脑水肿,压迫脑髓.启动缺血后"级联反应",产生直接的危害.沈思钰等[2]认为:活血化瘀法为IS坏死、软化和恢复期的首选治疗方法.李奎生[3]认为活血化瘀法是治疗IS最有效的首要法则,且应用愈早愈好,并且要贯穿整个治疗过程的始终.
活血法、治疗过程、缺血性中风、活血化瘀法、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管痉挛、缺血后、脑血栓形成、治疗方法、血管源性、细胞毒性、级联反应、病理因素、病理机制、血红蛋、凝血酶、脑水肿、脑梗死、恢复期、病理学
29
R73;R54
2008-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765-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