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我们的乡愁……--读蒋殊散文集《阳光下的蜀葵》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记住我们的乡愁……--读蒋殊散文集《阳光下的蜀葵》

引用
蒋殊出了一本散文集,名字就叫《阳光下的蜀葵》。蜀葵?这是什么花?为什么一个地处黄土高原的人要去写“蜀葵”?在网上搜索,看到了蜀葵的照片。原来这就是学名叫蜀葵的花?在我的故乡也总是林林总总地到处都有这样的花。她好像有点内敛、朴素,不那么张扬,却生长得到处都是。一丛一丛地,竟然很艳丽夺目,有些越看越迷人的感觉。原来,她的气质是属于那种有内涵的花。其原产地在四川,但生命力极强,在华东、华中、华北等地都有生长。其高可达丈许,花朵为红色,人们常称之为“一丈红”。蒋殊说,在她的故乡,她奶奶的院子里,总是有一群又一群的蜀葵花,“不管高矮每一根都顺茎直直地骄傲地伸向天空。蜀葵花的每一个部位从来不会弯曲,低头,从来不管太阳身处何方,总是直射苍穹”--这,就是蜀葵。不过,作者并没有为我们描写蜀葵所隐喻的美好品格。如果这样的话,将会陷入为文的窠臼。蒋殊告诉我们的是,在自己一家人搬离乡下老家的小院后,这种生命力极强的蜀葵花却再也找不到了。于是,她企图在已经荒芜了的奶奶的院子里等待蜀葵花出现。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但这种无望的等待却使她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离开人的蜀葵竟然不会再生长,是“因我们的离去而终结了绚丽的生命”。今天,“谁都不可能再回到那个小院。因此也就再不可能在我的小院看到蜀葵。阳光下一丛一丛的那些蜀葵永远从这片土地上消失了”。

散文集

I207.6;I046;I106.6

2015-04-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71-73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山西文学

0257-5906

14-1035/I

2015,(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