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温度对设施大棚内西葫芦病毒病防控的影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2-2481.2019.09.33

不同温度对设施大棚内西葫芦病毒病防控的影响

引用
试验利用高压喷雾系统、外遮阳网及风口通风等措施设置4个不同温度处理在夏季塑料大棚内种植西葫芦,通过调查不同处理下蚜虫虫口数量、带毒率,以及西葫芦病毒病病情指数及发病率,从而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西葫芦病毒病的防控效果;同时通过调查果实数目、畸形果率及产量等相关性状研究不同温度条件对西葫芦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 表明,7月27日,在高温(30~45℃)条件下,蚜虫虫口数量和带毒率最少,分别为75.40头/10株和0;西葫芦抗病品种潘多拉和感病品种亮丽的病毒病病情指数和发病率最低,分别为0.89,8.22%和5.33,20.58%;短高温(每天高温2 h(40 ~45℃)+低温(15 ~ 25℃))条件下,蚜虫虫口数量和带毒率以及西葫芦发病率与病情指数都略高于高温条件,但差异不显著;低温(15 ~ 25℃)条件虽能部分降低蚜虫虫口数量和带毒率,但西葫芦抗病品种潘多拉和感病品种亮丽的病情指数和发病率为14.22,52.36%和18.67,56.58%,均比高温和短高温条件略高,差异极显著,常温条件下,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在高温条件下,西葫芦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的畸形果率明显高于短高温,而产量相关性状均明显低于短高温.短高温条件可在兼顾西葫芦生产的经济效益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控制病毒病的发生,为夏季栽培西葫芦提供理论指导.

西葫芦、病毒病、温度、设施大棚

47

S436.429(病虫害及其防治)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博士研究基金项目YBSJJ1706;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重点攻关项目YGG1620;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03D21101

2019-10-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631-163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山西农业科学

1002-2481

14-1113/S

47

2019,47(9)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