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智能手机蓝光对慢性失眠患者睡眠结构及脑电频谱密度的影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2-266X.2021.26.022

夜间智能手机蓝光对慢性失眠患者睡眠结构及脑电频谱密度的影响

引用
目的 研究慢性失眠(CID)患者睡前使用富含蓝光的手机是否对其睡眠结构及脑电频谱密度产生影响.方法 选择24例CID患者,采用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对患者先后进行不同的干预,实验组睡前使用智能手机阅读故事1 h,对照组睡前使用书籍阅读相同内容的故事1 h.分别进行3晚多导睡眠监测(1晚适应,2晚采集数据),随机选取每个参与者首次进入的试验条件,1周后进入另一个试验条件.采用多导睡眠仪进行整夜PSG监测,分析两组睡眠结构参数[包含睡眠总时间(TST),睡眠效率(SE),睡眠期非快速眼动睡眠(N1、N2、N3)和快速眼动睡眠(REM)所占百分比(N1%、N2%、N3%、REM%),入睡后觉醒时间(WASO),觉醒指数(AI),睡眠潜伏期(SL)和REM睡眠潜伏期(SRL)]以及脑电频谱(包含delta、theta、alpha、sigma、beta-1、beta-26个频段)密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SL延长(P<0.01),WASO增多(P<0.05),TST、SE、SRL、AI以及N1%、N2%、N3%、REM%无明显变化(P均>0.05).在睡眠起始阶段,实验组CID患者的delta、theta、sigma频谱密度降低,alpha、beta-1频段频谱密度增高.在睡眠转换期间,实验组sigma频段频谱密度降低,beta-1频段频谱密度增高(P均<0.01).结论 睡前使用富含蓝光的智能手机可导致CID患者睡眠质量降低,脑电频谱密度改变,影响睡眠结构.

慢性失眠;睡眠结构;多导睡眠监测;脑电频谱密度;蓝光;智能手机

61

R338.63(人体生理学)

2021-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81-8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山东医药

1002-266X

37-1156/R

61

2021,61(2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