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特点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2-266X.2019.27.016

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特点

引用
目的 总结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临床、治疗及预后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70例DILI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观察预后情况.结果 570例患者中男230例、女340例,400例年龄40~79岁.570例患者中253例存在肝功能异常;198例存在皮肤或巩膜黄染、226例存在乏力.导致DILI的给药方式为口服420例、静脉滴注112例.导致DILI的药物有17类,其中中草药203例、抗感染药物89例、解热镇痛药65例(11.40%)、抗肿瘤药52例、心血管类用药57例.570例患者中肝细胞损伤型DILI 396例、混合型DILI 76例、胆汁淤积型DILI 98例.570例患者中药导致DILI 203例,西药导致DILI 367例,与西药导致DILI患者比较,中药导致DILI治疗天数、用药至DILI发生时间均较长,患者血清ALT、AST、ALP、GGT、TBIL、DBIL、IBIL水平升高(P均<0.05).药物治疗是DILI的首选治疗方法,其中门冬氨酸鸟氨酸94例、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63例、异甘草酸镁36例等,28例患者预后较差.结论 DILI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导致DILI药物种类多样,以中药为主,口服药居多;肿瘤化疗药所致DILI占比较大.DILI主要临床表现为黄疸、乏力,主要分型为肝细胞损伤型.与西药比较,中药所致DILI患者肝损伤潜伏期更长,损伤程度更重,治疗时间更长.DILI经门冬氨酸鸟氨酸等药物治疗后的预后较好.

药物不良反应、药物性肝损伤、肝功能异常

59

R575.5(消化系及腹部疾病)

2019-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59-6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山东医药

1002-266X

37-1156/R

59

2019,59(27)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