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前膜形成的病因及机制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2-266X.2019.21.023

黄斑前膜形成的病因及机制研究进展

引用
黄斑前膜是黄斑及其附近视网膜表面的非血管性纤维膜,其病因呈现复杂性和多样化.细胞外基质蛋白和视网膜及视网膜外的网膜细胞为黄斑前膜主要成分,转化生长因子β1、α-SM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细胞粘合素C、胶质细胞源性的神经营养因子均可能参与黄斑前膜的形成.黄斑前膜形成与玻璃体后脱离、炎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雌激素降低有关.玻璃体后脱离使得视网膜内界膜表面断裂,来自视网膜底层的胶质细胞和其他细胞通过破损处迁移并在视网膜内界膜上增殖形成特发性黄斑前膜.炎症是导致继发性黄斑前膜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TGF-β1、TGFβ2、白细胞介素(IL)-1、IL-4、IL-6、IL-10、IL-12、IL-13、IL-17、干扰素坏死因子等炎症因子在黄斑前膜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视网膜内具有的独立RAS系统可能参与了神经元、胶质以及网膜血管化的调节,组织RAS是由肾素原和肾素受体结合获得肾素活性而启动的,活化的肾素同时也会启动细胞内独立的RAS信号传导途径,这种双重激活被称为RAPS;RAPS也参与了特发性黄斑前膜的发病机制.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黄斑区域维持视网膜形状和结构能力下降,视网膜更易遭受破坏,从而导致黄斑前膜形成.

黄斑前膜、玻璃体后脱离、炎症、肾素血管紧张素、雌激素

59

R77(眼科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160123,81460088;江西省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52ACB21025

2019-08-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86-8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山东医药

1002-266X

37-1156/R

59

2019,59(2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