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β-雌二醇诱导大鼠形成垂体泌乳素瘤的可行性及其成瘤机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2-266X.2017.48.013

17β-雌二醇诱导大鼠形成垂体泌乳素瘤的可行性及其成瘤机制

引用
目的 探讨持续皮下给予17β-雌二醇建立大鼠垂体泌乳素瘤模型的可行性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20只雌性F344大鼠行双侧卵巢去势,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雌二醇组10只.雌二醇组皮下植入含有10 mg 17β-雌二醇的渗透压泵6周制备垂体泌乳素腺瘤模型,MRI显示成瘤率为100%.将雌二醇组10只成瘤大鼠随机分为氟维司群组5只,肌注氟维司群(20 mg/kg);模型组5只,肌注等量溶媒.处理2周结束时,留取血清标本;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泌乳素水平;测量靶区组织标本(模型组和氟维司群组均为包含肿瘤组织的垂体,正常对照组为垂体)体积并称质量;取靶区组织标本,分别行HE染色、网状纤维染色、泌乳素免疫荧光染色、透射电镜观察病理学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靶区组织雌激素受体R(ER α)、WIF-1、β-catenin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血清泌乳素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氟维司群组(P均<0.01).模型组鞍区组织体积和质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氟维司群组(P均<0.01).模型组:HE染色显示,垂体细胞的“巢样”排列结构消失,细胞呈无序排列,胞质呈嗜酸性;网状纤维染色可见网状纤维因肿瘤过度生长致明显断裂破坏;免疫荧光显示肿瘤细胞胞质内可见大量泌乳素阳性颗粒分布;电镜下显示肿瘤组织内有大量泌乳素型细胞,可见泌乳素细胞特异性的“错位胞吐”现象.氟维司群组上述病理变化均较模型组减轻.模型组ERα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均较氟维司群组升高,WIF-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较正常对照组及氟维司群组降低,β-catenin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较正常对照组及氟维司群组升高,组间比较P<0.05或<0.01.结论 持续皮下给予17β-雌二醇6周能够诱导F344大鼠形成垂体泌乳素瘤,成瘤率达100%;其成瘤机制可能为17β-雌二醇作用于ERα,诱导Wnt/β-catenin通路因子WIF-1表达下调、β-catenin表达上调.

垂体泌乳素瘤、17β-雌二醇、雌激素受体α、Wnt/β-catenin通路、大鼠

57

R736.4(肿瘤学)

基金资助:国家卫生行业公益性科研专项201402008;首都医科大学基础-临床合作基金资助项目2016JL16

2018-06-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43-4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山东医药

1002-266X

37-1156/R

57

2017,57(48)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