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266X.2016.43.003
脑实质内室管膜瘤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探讨脑实质内室管膜瘤的 CT 及 MRI 影像特点。方法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脑实质内室管膜瘤25例(室管膜瘤11例、间变性室管膜瘤14例),术前行 CT 和(或)MRI 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CT 和(或)MRI 检查显示24例患者的病灶位置与脑室关系密切,脑室呈受压变形改变;1例患者的病灶位于左侧顶枕叶,仅累及灰质。14例行 CT 检查,8例表现为颅内不均匀混杂密度的囊实性肿块,6例瘤内、瘤旁出现钙化。20例患者行 MRI 检查,肿瘤实体部分呈长 T1、等稍长 T2混杂信号,其中13例的病灶边缘出现囊肿,Flair 序列显示囊内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实性成分边缘呈厚壁样或花环样强化,囊壁强化;其中9例同时行磁共振波谱(MRS)检查,均表现为 Cho 峰增高、NAA 峰降低,出现高耸 Lip 峰;3例间变性室管膜瘤患者同时行酰氨质子转移(APT)MRI 成像检查,瘤核心 APT 值分别为2.96、3.76、3.48。结论脑实质内室管膜瘤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如脑室附近出现混杂密度/信号肿块,肿块内部多不规则坏死、钙化,边缘可见囊肿,MRS 示 Cho 峰明显增高、NAA 峰明显降低,出现高耸 Lip 峰,瘤核心 APT 值增高对预测肿瘤级别有一定帮助。
室管膜瘤、脑实质内室管膜瘤、X 线计算机体层成像、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波谱检查、酰氨质子转磁共振移成像
56
R739.41(肿瘤学)
2016-12-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