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患者DPYD基因多态性与5-FU毒性反应相关的Meta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2-266X.2014.41.007

结直肠癌患者DPYD基因多态性与5-FU毒性反应相关的Meta分析

引用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二氢嘧啶脱氢酶(DPYD)基因多态性与5-氟尿嘧啶(5-FU)代谢及化疗后毒性反应的关系。方法参照Cochrance协作网制定的检索策略进行检索,电子数据库包括:MEDLINE (1966~2013), the Cochrane Library Database(Issue 12,2013),EMBASE(1980~2013),CINAHL(1982~2013),Web of Science(1945~2013),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82~2013),万方(1998~2013)和中国知网(1915~2013)。 Meta分析采用Stata 12.0(Stata Corp,College Station,TX,USA)统计软件进行。结果本Meta分析共计纳入7项队列研究,包括946例结直肠癌患者。 DPYD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患者的骨髓抑制高发生率、胃肠道反应和手足综合征显著相关(P均<0.05)。根据DPYD基因多态位点的不同进行亚组分析发现,IVS14+1、464T>A和2194G>A多态性与接受5-FU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骨髓抑制发生率显著相关(P均<0.05)。 IVS14+1、496A>G和2194G>A多态性与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相关(P均<0.05)。进一步根据种族不同进行亚组分析结果表明,DPYD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亚洲人群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有关(P均<0.05),但在欧洲人群中并没有此现象发生(P>0.05)。结论DPYD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亚洲人群中结直肠癌患者体内5-FU化疗后毒性反应有关。

结直肠肿瘤、二氢嘧啶脱氢酶、基因多态性、5-氟尿嘧啶、Meta分析

R735.3(肿瘤学)

2014-12-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8-2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山东医药

1002-266X

37-1156/R

2014,(4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