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266X.2014.35.16
经皮椎体成形、后凸成形术术后新发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后新发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69例,患者均行PVP或PKP治疗。术后随访13~60个月,34例患者出现新发椎体压缩性骨折(骨折组),其中23例骨折出现在邻近椎体。记录并比较骨折组与未发生新发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对照组)、骨折组中邻近椎体骨折与非邻近椎体骨折患者、骨折组中邻近椎体骨折患者与对照组的性别、年龄、手术方式、骨密度、多节椎体病变例数、发生骨水泥渗漏例数,分析影响新发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骨折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手术方式、骨密度、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比较,P均<0.05;经多因素分析,骨密度是影响患者新发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骨折组中邻近椎体骨折患者与对照组患者骨密度、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比较,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骨密度是影响患者新发邻近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骨密度是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后新发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危险因素。
椎体骨折、骨质疏松、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R683.2(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江苏省卫生厅资助项目 WKF2013-02。
2014-11-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