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266X.2001.09.017
头颈部神经鞘瘤的诊断与治疗
@@ 神经鞘瘤又称血旺瘤,来源于神经鞘膜上的血旺氏细胞,肿瘤大多为良性,极少数可发生恶变。1990~1998年,我们收治45例头颈部神经鞘瘤患者,现对其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12~70岁。肿瘤位于颈部19例,舌10例,腮腺4例,颊部3例,口底3例,牙龈、腭各2例,上颌骨、下唇各1例;病程3周至12年。肿瘤为单个圆形或卵圆形,生长缓慢。患者多无明显自觉症状,少数有疼痛、声嘶、干咳、面瘫、颈动脉搏动、Horner征,或表现为口腔粘膜溃疡。肿瘤体积为1cm×0.5cm×0.5cm~8cm×5cm×5cm。本组部分患者行B超、DSA、CT、MRI等检查,全部行肿瘤切除,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
2 讨论
2.1 临床特点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为生长缓慢,多见于30~50岁的中年人,25%~45%发生于头颈部[1],常见于颈侧、舌,亦可发生于腮腺、颊、口底、腭、颌骨、唇、牙龈等处。发生于颌骨内者一般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可以出现颌骨膨隆;发生于软组织者多表现为单个圆形或卵圆形的肿物,边界清楚,质地硬韧,但如肿瘤长大发生粘液性变,则柔软似囊肿;偶有多发肿块型,多发的神经鞘瘤既可排列成串珠状,又可分别位于几个不同的解剖部位,本组有2例颊、腮腺、颈部多发神经鞘瘤,其中1例伴有纵隔内肿瘤;神经鞘瘤有时也表现为口腔粘膜溃疡,多为舌部顽固性表浅溃疡(本组2例)。伴有神经功能症状是本病的另一特点。肿瘤来自感觉神经者可有疼痛、麻木;来自迷走神经者可有声嘶、干咳,肿物压迫可出现反射性咳嗽;来自舌下神经者可有伸舌偏斜、半舌萎缩;颈交感神经受累可出现Horer综合征(患侧瞳孔缩小,上睑下垂,患侧面颈部潮红,少汗或无汗);面神经受累时可出现面瘫或面肌抽搐。以上神经功能症状对神经鞘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发生于迷走神经和颈交感神经者可出现颈动脉移位,因肿瘤将颈动脉推向浅面,故可在肿物表面触及动脉搏动。
头颈部神经鞘瘤、纵隔内肿瘤、神经功能症状、口腔粘膜溃疡、颈交感神经、颈动脉、圆形、生长缓慢、迷走神经、临床特点、颌骨、腮腺、患者、诊断及治疗、自觉症状、肿瘤体积、肿瘤切除、牙龈、瞳孔缩小、疼痛
41
R74(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