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0559-7218.2016.13.016
论新世纪诗歌批评的文体意识重建
文学批评的职业化,是重新激发了批评的潜在活力,还是将其推向了更深的困境?我们确实很难说清这一问题。然而,新世纪以来,文学批评的影响力渐趋弱化,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学院批评变得越来越圈子化、概念化,批评家与作家之间的互动缺乏有效性。有的作家声称从来不读批评家的文章,而有的作家虽然不反感批评,但他们并不太重视,只要有人来评论他们就行了,不管评得怎么样,他要达到的效果,就是对自己的关注和点赞这样一种程序。在如此批评生态里,批评家的行为好像是在自说自话,甚至是自我辩护。在对作家进行个案研究或作具体作品的细读时,总是脱离不了成为作家作品的附属,这样获得的话语权,对批评家来说是非常无力的。操持纯理论的武器,如今又并不太受待见,往往还会被扣以“用理论套作品”的帽子,被认为是批评的无能。
新世纪诗歌、诗歌批评、文体意识
I207.22;I052;G633.34
2016-07-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126-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