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沈从文文学创作中的“反智主义”倾向和价值意义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0559-7218.2014.14.022

论沈从文文学创作中的“反智主义”倾向和价值意义

引用
“反智主义”的概念厘定<br>  “反智主义”一词,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历史学家理查德·霍夫斯塔特的《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1962)一书而走红。该书曾荣获美国普利策大奖,随之在美国传媒界掀起了一股霍夫斯塔特热。霍夫斯塔特提出“反智主义”这一概念是有其特定时代背景的。他曾经明确指出,创作此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回应20世纪50年代的政治和知识分子状况。作为一位极富洞见性眼光的历史学家,霍夫斯塔特深刻捕捉和洞悉到了美国社会结构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潜在隐患。作者以笔为剑,试图厘清美国文化传统中不尊重智力的反智主义源流。“反智主义”是与“理智主义”或“理性主义”相对而言的,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文化现象和思想倾向。在学者余英时看来,“反智主义”并非是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有迹可寻,并不限于政治领域。“它可以分为两个互相干涉的部分,一是认为‘智性’及由‘智性’而来的知识学问对人生皆有害而无益。……另一方面则是对代表‘智性’的知识分子表现一种轻鄙以至敌视。”[1]作为一种非常复杂的文化现象,“反智主义”在政治、哲学、历史、美学等诸多领域都有反映,它具有多种视角和复杂文化内涵。作为一种文化立场和价值取向的“反智主义”,应该理解为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人类智性以及由此而来的知识崇拜与技术迷信的心态所表露的一种质疑和批判的态度。[2]这种态度并不以取消智性为最终目的。就文学创作而言,“反智主义”倾向也渗透到一些文本中,彰显了作家复杂的价值取向。

文学创作、沈从文、价值意义、反智主义

I206.6;I041;G206.2

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SKL-2013-887

2014-08-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17-118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山花

0559-7218

52-1008/I

2014,(1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