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留住与逝去的记忆——写在《中国古民居观察·瓦》之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0559-7218.2014.09.015

瓦:留住与逝去的记忆——写在《中国古民居观察·瓦》之前

引用
1 屋顶上的青瓦,曾是人的眼眸里,安身之所与苍天的连接物.过往的千年岁月里,在砖石之上,构筑人类的家园.屋瓦青青,雨水里青青,月下青青,这是最普通且存于记忆深处的古老乡愁. “夏时昆吾作瓦.”(《礼记·有虞上陶世本云》) “神农作瓦器.”(《周书》) 从确切的考古实物我们可以知道,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前期的人们已经开始使用瓦.在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早期遗址中发现了用于屋脊、天沟和屋脊部分的少量遗存的瓦,而在陕西扶风召陈西周中晚期遗址中瓦的数量则明显增多,而东周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瓦已经普遍使用,从山西侯马晋故都、河南洛阳东周故城、陕西凤翔秦雍城、湖北江陵楚郢都等地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板瓦、筒瓦以及一部分半瓦当和全瓦当.

古民居

TU-87;TU241.5;TU984.11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

2014-06-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59-16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山花

0559-7218

52-1008/I

2014,(9)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