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0559-7218.2013.18.032
约翰·邓恩和谐期盼的生态意义解读
17世纪英国玄学派诗人约翰·邓恩的爱情诗广为流传,其著名的“跳蚤”、“圆规”意象及其中蕴含的对同心合一理想爱情的追求已得到诸多评家认可,如付君秋[1],彭颖[2]等。然而,邓恩不仅仅是玄学派诗人,更是伦敦圣保罗大教堂主教。其诗作也不局限于爱情主题,还包括为数众多的宗教诗和散文。杨周翰在谈到邓恩时说,他的宗教诗和爱情诗同样著名。正如1993年的《新不列颠百科全书》这样评价邓恩:“他之闻名于世,不仅因其世俗诗作,也因其宗教文字,包括宗教散文、论文、尤其布道词,这些文字在17世纪堪称翘楚。”[3]在其众多作品中,邓恩不仅抒发着爱的理想,也时刻不忘反省自身背叛天主教而转信英国国教的无奈之举,进而对人与上帝的关系甚至整个人类的处境作了深刻思考,写下了“没有人是与世隔绝的孤岛”的名句。很多评家已经开始注意邓恩宗教情结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如杨波[4],陆钰明[5]等。本文拟继续这一思路进一步探讨:邓恩对理想爱情的追求与对上帝救赎的渴望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是否具有一致性?其散文及布道文、祷告等宗教文字与世俗诗歌在精神内涵上能否融为一体?笔者以为,邓恩对上帝救赎的渴望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与其理想爱情追求一样,皆出于他对和谐的期盼,是他在动荡和变革年代里内心矛盾的反映,是其痛苦灵魂的挣扎,下文将从爱情、宗教和人类命运三方面逐一分析邓恩对和谐的期盼,揭示其对和谐期盼的生态意义,以彰显其不朽的人文价值。
生态意义、意义解读、和谐期
I207.227.372;Q944.3;H030
浙江省教育厅一般项目;浙江农林大学科研发展基金预研项目
2013-10-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