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意境论入思中国诗画融合的必然性再探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0559-7218.2013.06.042

从意境论入思中国诗画融合的必然性再探

引用
  在拙作《从意境论入思中国诗画融合的必然性初探——先秦两汉、魏晋六朝中国诗画精神的共通性》中,我们谈道:<br>  中国的宇宙自然精神是“天人合一”。中国的艺术观就是建立在这“天人合一”基础上的“心物感应”论。创作主体以心灵映射万象,用心灵节奏去契合宇宙间的生命韵律,应物思感,人与自然共同显现着宇宙间的大道与真美。心物感应主要是表现生命个体的本真体验和感受,我们中国人特别注重感悟、直觉,“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心物感应”离不开主观的心,也离不开客观的自然,所以中国的诗歌虽以“言志”“抒情”为要义,然而,情的抒发却不是直白的中国诗歌讲究“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主观与客观、情与景、意与境,水乳交融,构成了诗中的意境。而在中国画中,荆浩《笔法记》中说“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唐代张璪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既要描摹物象、造化,更要表现“心源”“真”,意境也必然成为中国画的审美追求。所以,包含着“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的意境成为诗画的共同审美追求。

意境论、诗画融合、必然性、中国诗画

I206.2;I01;J201

科研课题

2013-07-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165-16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山花

0559-7218

52-1008/I

2013,(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