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头痛的多模式镇痛疗效评价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6-7795.2010.01.025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头痛的多模式镇痛疗效评价

引用
目的 应用影像、超声检查和临床特征分析等方法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i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后头痛的原因,并观察氨酚羟考酮多模式镇痛治疗中-重度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107名aSAH患者分别在出血后1、2、3、5、7、10、14 d行头痛10 cm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中-重度头痛患者行头颅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经颅三维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检查,明确其发生原因.对无明确病因学的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治疗组给予氨酚羟考酮片剂,每次1片,每日3次 ,疗程3 d;对照组给予罗痛定,每次2片,每日3次 ,疗程3 d.结果 86.9%(93/107)的aSAH患者病程中存在中-重度头痛,其中 9.7%(9/93)源自动脉瘤再出血,16.1%(15/93)的头痛患者经CT发现继发性脑积水,12.9%(12/93)经TCD发现存在颅内血管痉挛,其余61.3%(57/93)无阳性发现,考虑为出血后对脑膜和神经根刺激所致疼痛.对此类患者,氨酚羟考酮的总体显效率和疼痛强度差(pain intensity difference,PI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大多数aSAH患者存在中-重度头痛,氨酚羟考酮多模式镇痛对其中无病理学改变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多模式镇痛、病因学

31

R743.35(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2010-04-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09-11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1006-7795

11-3662/R

31

2010,31(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