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7-1733.2017.07.015
浅谈布鲁氏菌病诊断及防控技术
近几年,在国内外牛、羊养殖业中,布鲁氏菌病出现新的流行病学特征,布鲁氏杆菌病的防控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布鲁氏菌病(也称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常见传染病.布鲁氏菌是一种细胞内寄生的病原菌,主要侵害动物的淋巴系统和生殖系统.布鲁氏菌为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初次分离时多呈球状,球杆状和卯圆形,故有人建议称“布鲁氏菌”.该菌传代培养后渐呈短小杆状,菌体无鞭毛,不形成芽胞,毒力菌株可有菲薄的荚膜.1985年WHO布鲁氏菌病专家季员会把布鲁氏菌属分为6个种19个生物型,布鲁氏菌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力较强,在病畜的分泌物,排泻物及死畜的脏器中能生存4个月左右,在食品中约生存2个月.加热60℃或日光下曝晒10~20min可杀死此菌,对常用化学消毒剂较敏感,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布鲁氏菌病、病诊断、流行病学特征、布鲁氏杆菌病、化学消毒剂、革兰氏阴性、常见传染病、布氏杆菌病、自然环境、短小杆菌、生殖系统、人兽共患、淋巴系统、菌属、动物疫病、养殖业、生物型、生活力、培养后、内寄生
38
S855.1+2(动物医学(兽医学))
2017-11-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