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中教师心理冲突的理性分析与调适对策
@@ 基础教育实验区的课程改革已成为众多民众关注的焦点.这次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冲击已远远超过了新课程本身.教师不仅将扮演新角色,还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形成新的教学技能,建立新的工作方式.面对这种全方位的革新和变化,中小学一线教师却无足够的心理准备做出积极回应,显得迷惘而困惑.唐丽芳等人对全国十个实验区的调查结果显示,"有94%的教师认为备课时间增加了,教师普遍反映感觉负担重,心理压力很大."①这种畏难情绪和焦虑心理所引发的普遍不适应心态和情感障碍,严重影响教师们短期内在观念、角色定位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做出积极调整,从而影响新课程的实施.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是影响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没有广大教师心理上的理解、认同与情感上的共鸣,而只依靠外部自上而下的行政动员和命令,其行为的积极性、主动参与的程度以及实施的有效性都会大打折扣,甚至流于形式.所以,怎样疏导中小学教师由心理的不适应、困惑、冲突、焦虑等情感障碍,转向自觉、自主、自信的积极心态,达到自我的新生和发展,积极承担角色及责任,在课堂班级层面主动参与和实施课程,是新课程成功推行的首要问题,也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必须正视和尽快解决的问题.
2015-06-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