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大学生艾滋病认知情况及艾滋病"蝴蝶效应"的原因分析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6252/j.cnki.issn1004-0501-2021.08.002

泸州市大学生艾滋病认知情况及艾滋病"蝴蝶效应"的原因分析

引用
目的 对泸州市大学生艾滋病的认知以及艾滋病发生"蝴蝶效应"的原因进行分析,为防止艾滋病"蝴蝶效应"的发生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在问卷星公众号上创建问卷,由各校学生会发布,随机抽取学生进行问卷填写,调查他们对艾滋病的认知,分析艾滋病发生"蝴蝶效应"的可能原因.调查结束后在问卷星上直接提取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615份,其中未患艾滋病的健康组600名,患艾滋病的患病组15名.大学、高中时期健康组接受艾滋病教育比率均高于患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学生中共有29.92%的人对艾滋病传播、预防不甚了解;虽然有过艾滋病的教育,但是依然有2.60%学生性安全知识淡薄,发生不洁性行为;健康组31.83%认为性安全知识缺乏是艾滋病"蝴蝶效应"主要原因.15例艾滋病患者都存在对艾滋病危害及安全知识认识不足.结论 性安全知识缺乏及对艾滋病危害缺乏认识,没有敬畏之心,放纵自己是艾滋病"蝴蝶效应"主要原因.开展艾滋病安全及警示教育,将艾滋病安全和防护知识常态化,加强学生自身素养,规范社会网络,是防止艾滋病"蝴蝶效应"发生的关键.

大学生;艾滋病;蝴蝶效应;原因分析

42

R512.91(传染病)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项目编号:2019JDR0360

2021-09-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766-76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四川医学

1004-0501

51-1144/R

42

2021,42(8)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