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的变迁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004-0501.2005.09.016

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的变迁

引用
目的探讨近9年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变化规律.方法收集我院新生儿病房1996年1月至2004年12月血培养阳性的新生儿败血症共122例,1996~1997年采用葡萄糖肉汤法、常规生化鉴定法和手工鉴定;1998年~2002年3月采用双相手工血培养瓶,Sceptor半自动分析仪;2003年4月~2004年采用BACT 9120全自动血培养系统,BD血培养瓶,API或Crystal鉴定系统.结果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居首位,且呈上升趋势,肠球菌也呈上升势头.而金葡菌、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假单胞菌检出构成比均有所下降,尤其是金葡菌和大肠杆菌下降最明显.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性无明显变化,对庆大霉素、四环素、喹诺酮类和SMZ耐药率均上升,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CNS上升,金葡菌下降,对氯霉素、利福平耐药率下降,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米诺环素和呋喃妥因耐药的菌株.葡萄球菌产酶率为79%,MRSA占金葡菌的46.1%,MRCNS占CNS的90.5%.大肠杆菌对氨曲南、氨苄青霉素、哌拉西林、一代和二代头孢耐药率均在50%以上,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吡肟耐药率分别达57.1%、57.1%、42.9%,对阿米卡星、亚氨培南、头孢他定、替卡西林/棒酸、环丙沙星耐药率相对较低.大肠杆菌及克雷伯菌产ESBLs分别为21.4%、33.3%.结论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以G+球菌为主,CNS位居首位.病原菌及耐药性是随时代和地区不同而不断变化的,临床选用抗生素需以药物监测为依据.

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细菌培养、药敏试验、耐药

26

R722.13+1(儿科学)

2005-10-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953-95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四川医学

1004-0501

51-1144/R

26

2005,26(9)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