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5-3832.2023.03.010
人工养殖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水温 15.00℃~28.00℃下,将体质量(17.17±2.76)g的 3月龄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饲养在面积 3 m2 的水泥池中,投喂活饵料鱼(饵料鱼组)和配合饲料(饲料组),180 d后分别测量体质量(Y)及全长(X1)、体长(X2)、头长(X3)、吻长(X4)、眼径(X5)、眼间距(X6)、体高(X7)、体宽(X8)、尾柄长(X9)和尾柄高(X10)10 个形态性状,运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关系.结果显示,两组斑鳜体质量变异系数均最大,具有最大的选育潜力;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采用逐步引入-剔除法建立了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最佳多元线性回归方程:Y 饵料鱼=-145.798+0.628X2+2.925X7,Y 饲料=-103.470+0.465X2+1.837X4+1.631X7.通径分析发现,饵料鱼组体高的直接作用最大,体长次之,两者对体质量的总决定系数为0.971;饲料组体高的直接作用最大,体长和吻长次之,三者对体质量的总决定系数为 0.981.综上表明,不同饵料影响斑鳜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亦不同,但第一主控性状均为体高.建议将体高作为 9 月龄斑鳜选育的首选形态性状,体长作为饵料鱼养殖斑鳜的辅选性状,体长和吻长作为饲料养殖斑鳜的辅选性状.
斑鳜、形态性状、体质量、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通径分析
36
S917.4(水产基础科学)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结构调整专项;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渔业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2023-10-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6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