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5-3832.2013.06.007
大辽河口碎波带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昼夜变化
2013年4月24~25日观察了大辽河口碎波带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昼夜变化。结果表明:共采集浮游动物4类16种属,其中淡水种类11种,半咸水种类5种,优势种为砂壳虫(Difflugia sp.),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桡足幼体(Copepodid)及剑水蚤(Cyclops sp)等;密度的峰值出现在4月24日8:00(4504.28ind.·L-1),原生动物、轮虫类是影响密度变化的主要组成成分,占昼夜平均密度的78.0%;生物量高峰在4月25日20:00(23.757mg·L-1),桡足类生物量占99.5%,占昼夜平均生物量的91.6%。大辽河口碎波带浮游动物种类与浮游植物种类、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初春大辽河口浮游动物丰富,为鱼类性腺发育、繁殖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大辽河口、昼夜变化、种群结构、浮游动物
Q958.8;S932.8(动物学)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3A0102
2014-01-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