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纳滨对虾白便综合征发生与环境因子、机体免疫酶活性和微生物的相关性
为系统解析凡纳滨对虾白便综合征(white feces syndrome,WFS)的发生与环境因子、微生物因子、宿主免疫力和水体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关系.实验利用水体理化因子、可培养细菌、对虾机体免疫酶活性以及高通量测序等检测技术对健康与患WFS的池塘养殖凡纳滨对虾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与健康组相比,患病池塘的水温、溶解氧(DO)、pH、盐度等水质理化因子波动趋势相似,波动范围分别为 26.1~29.0 °C、4.26~6.08 mg/L、8.39~8.73 和 40~49,患病组DO和盐度比健康组高;健康组对虾肝胰腺内可培养细菌和弧菌含量为 1.19×105~7.70×105 和 8.8×103~1.96×104 CFU/g,弧菌占比为 2%~16%,患病组对虾肝胰腺内可培养细菌和弧菌含量在 3.80×105~2.51×106 和 2.02×105~1.49×106 CFU/g范围内,比健康组高 15~113 倍,弧菌占比在 55%~70%.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溶菌酶(LZM)、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酚氧化酶(PO)活性在健康组内为 1.21~5.64、9.17~15.25、3.56~7.43、4.83~6.70 及 3.10~4.55 U/mg,在患病组内为 2.12~5.39、19.22~26.96、19.73~26.85、3.00~4.14 及 7.76~9.21 U/mg.比较分析表明,WFS的发生与可培养细菌含量、弧菌占比、ACP、LZM、PO的相关性较强.高通量测序分析表明,患病组水体菌群结构的Ace和Chao指数呈一定程度下降趋势,PCoA指数偏离度较高,放线菌门、变形菌门相对丰度降低,拟杆菌门、蓝藻门相对丰度显著升高;RDA关联分析表明,盐度、溶解氧、虾体细菌、虾体弧菌、水体细菌是影响患病对虾水体菌群结构组成的重要因子.相关研究结果为解析养殖生产中对虾WFS发生机制提供数据支撑,并为WFS的临床防控奠定理论基础.
凡纳滨对虾、白便综合征、水质理化因子、可培养细菌、机体免疫力、菌群结构
48
S945.1+2(水产保护学)
2024-01-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14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