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方式和播种量对稻茬小麦产量及形态建成的影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6036/j.issn.1000-2650.202106015

耕作方式和播种量对稻茬小麦产量及形态建成的影响

引用
[目的]为探究稻茬小麦高产的耕作方式和适宜播种量.[方法]研究复合耕作(T1)、浅旋机播(T2)以及免耕稻草覆盖(T3)条件下,不同播种量(D1-150 kg/hm2,D2-210 kg/hm2和D3-270 kg/hm2)对川麦104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采用复合耕作,播种量为270 kg/hm2时,小麦产量最高,达7.92 kg/hm2;不同耕作方式下,小麦产量、有效穗、成穗率、各生育期群体干物质重、抽穗期茎秆节间外径、成熟期株高均表现为:复合耕作>浅旋机播>免耕稻草覆盖;浅旋机播下小麦每穗粒数较复合耕作和免耕稻草覆盖分别高3.61 panicle-1和4.32 panicle-1,能协调小麦有效穗和穗粒数间的关系,增加小麦孕穗后干物质积累比例,且抽穗期小麦旗叶长度和成熟期穗长最高.不同耕作方式下提高小麦播种量均能提高小麦产量、有效穗和各生育期群体干物质,但会降低每穗粒数和孕穗后干物质积累比例.复合耕作在高播种量条件下(270 kg/hm2)能显著增加有效穗,提高株高和穗长,但降低了茎秆节间外径.浅旋机播下,增加播种量后会增加小麦千粒重,但降低抽穗期旗叶长度、成熟期穗长和株高.[结论]稻茬小麦采用复合耕作,播种量为270 kg/hm2时有效穗数、粒容量、成熟期群体干物质积累重以及产量最高.

小麦;稻茬;耕作方式;播种量;产量;形态

40

S512.1+1(禾谷类作物)

成都市科技局重点研发支撑计划2018-YFYF-00181-SN

2022-03-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28-35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000-2650

51-1281/S

40

2022,40(1)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