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378/j.cnki.1003-1111.2020.06.006
造流对小新月菱形藻敞开式培养的影响
将12个53 cm×72 cm×58 cm 200 L水槽分为4组,接种密度为7.0×104个/mL的小新月菱形藻,在长面距底20 cm处分别设置3、6、12 W造流泵,流量分别为2000、3000、5000 L/h,使水流角度朝向桶底与水平面呈45°,以保证造流时整个水体能混合均匀,1个对照组,用普通搅拌耙搅池,每个处理设置3个平行,研究不同功率造流下小新月菱形藻的敞开式培养效率.试验结果显示,试验开始3 d后,3个造流组内藻细胞的密度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至试验结束,3、6、12 W 3个造流组内藻细胞密度分别达到(116.7±4.5)×104个/mL、(133.8±4.0)×104个/mL和(144.5±3.8)×104个/mL,较对照组[(76.3±4.7)×104个/mL]分别提高53.1%、74.6% 和93.1%,三者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且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培养过程中,造流组内藻细胞未出现颗粒状结块现象;12 W和6 W造流组在多个时间点上的温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个造流组的pH自第5 d中午后始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表明,对照组培养水体的pH与藻密度间的相关系数为0.923,造流组中二者的相关系数提高至0.960~0.975;利用回归分析建立了pH预测藻密度的回归模型,3个造流组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r2(0.9525~0.9685)均高于对照组(0.8588).
造流、小新月菱形藻、藻细胞密度、水质因子
39
S917.3(水产基础科学)
农业农村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创新团队项目;辽宁省农业攻关及成果产业化项目
2020-11-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829-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