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0-5757.2001.02.007
在自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 教学中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创造思维是求异思维与辐合思维、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等多种思维的综合。对小学生来说,创造性思维主要表现在学习活动中,他们在教师启发的基础上,经过独立思考,产生新的理解和认识;发现不同于教材、不同于教师的解题方法;运用“已知”解决实际问题时具有新颖性、独特性等表现。当然这种表现是不成熟的、不系统的、隐隐约约的,教师要善于抓住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积极引导,这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有极大的好处。在自然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个人的创造才能和个性的形成,一方面靠自身的努力,另一方面还受到外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促进人的创造力的发挥,不良的教学氛围,会影响甚至扼杀人的创造才能。为此,在自然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改变长期以来只重视知识目标轻能力培养的倾向,构建多元化的教学目标,重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自然教学、培养学生、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氛围、创造才能、学生创造性思维、学生创新精神、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心理学理论、人的创造力、能力的培养、理解和认识、直觉思维、知识目标、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外部环境、求异思维、能力培养
17
G62;G4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