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5-1457.2001.04.007
肥大细胞的异质性
@@ 肥大细胞(mast cell,MC)是Ehrlich于1879年首先报道的,常分布在机体与外界抗原易于接触的部位,如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上皮深面的结缔组织中.MC能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Westphal(1891)和Maximov(1901)等就观察到大鼠不同部位存在形态不同的MC.1966年,Enerback正式提出两类不同的MC,分别为"结缔组织型"(CTMC)和"粘膜型"(MMC)[1].近年研究表明,MC在不同种属、同一种属不同个体、同一个体的不同部位,以及同一部位的不同细胞存在着异质性[2].用免疫组化技术对人MC进行研究,发现也存在两种MC,一种含类胰蛋白酶(Tryptase)和糜蛋白酶(Chymase),为TC-肥大细胞(MCTC),另一种只含类胰蛋白酶,为T-肥大细胞(MCT)[3].本文就大鼠和人的MC异质性予以综述.
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结缔组织、异质性、同部位、生物活性物质、免疫组化技术、不同种属、糜蛋白酶、不同个体、大鼠、存在形态、病理过程、组织型、消化道、呼吸道、生理、上皮、皮肤、膜型
9
R32(人体形态学)
2004-0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页
2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