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喉雉鹑的日活动节律及种群密度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1984/j.issn.1000-7083.20210409

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喉雉鹑的日活动节律及种群密度

引用
红喉雉鹑Tetraophasis obscurus是我国特有高山雉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为了解其生活习性及种群参数,2020-2021年在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红外相机技术、样线法和样点法对红喉雉鹑的日活动节律及其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红喉雉鹑在保护区分布海拔为2 773~3 777 m,主要活动在3 200~3 400 m,常见于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未在草甸生境中记录到;核密度函数绘制的日活动节律曲线表明,红喉雉鹑为昼行性动物,全年日活动曲线整体呈单峰模式,日活动强度在06:00后快速升高,在08:00-10:00达到最高,之后快速降低至12:00,其后缓慢下降,20:00趋近于无;繁殖季和非繁殖季的日活动节律均呈双峰模式,但差异不显著(A=0.79),均以早晨最为活跃,非繁殖季比繁殖季的活动高峰推迟1~2 h;红外相机拍摄的群体平均大小为2.63只/群,样线调查的为3 只/群,样线法和样点法估算的种群密度分别为7.60只/km2和5.42~6.18只/km2.本研究丰富了红喉雉鹑的野外生态学资料,为其保护管理和种群监测、评估提供了依据.

红喉雉鹑、日活动节律、种群密度、雉类、红外相机

41

Q959.7(动物学)

四川王朗保护区红喉雉鹑生态学研究项目00204055A1070

2022-08-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379-386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四川动物

1000-7083

51-1193/Q

41

2022,41(4)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