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形两极虫(黏体门,双壳目)的形态学重描述及其近缘种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11984/j.issn.1000-7083.20150350

楔形两极虫(黏体门,双壳目)的形态学重描述及其近缘种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引用
两极虫属Myxidium和楚克拉虫属Zschokklella在形态上非常相似,形态鉴定界限模糊.为进一步厘清两者的分类学关系,本研究对采自涪江重庆市潼南县江段的楔形两极虫M.cuneiforme Fujita,1924进行了形态学重描述,并对其分子系统学进行了研究.楔形两极虫孢子壳面观呈长条形,中部稍凹陷或孢子一边突出,壳瓣上有6~8条与缝嵴平行的条纹;缝嵴直,缝面观呈梭形.孢子长12.5 μm±0.3 μm,宽5.4 μm ±0.3 μm(n=20).极囊2个,呈梨形,分布于孢子两极端;极囊长4.3 μm±0.2 μm,宽3.1μm±0.2μm(n=20),极丝细长且明显,盘曲5~6圈.以18S rDNA为分子标记,对楔形两极虫及其近缘种进行了保守区变异、遗传距离、序列相似度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两极虫属和楚克拉虫属均非单系发生,两属间物种相互交叉聚支;两极虫属与楚克拉虫属物种间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本文基于形态和分子数据的研究结果支持将两极虫属和楚克拉虫属合并为一个属的观点.

楔形两极虫、近缘种、18S rDNA、分子系统学

35

Q959.115(动物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71980,31501845;重庆市科委基金项目cstc2014jcyjA80014;重庆市教委科技项目KJ1400502

2016-10-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384-390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四川动物

1000-7083

51-1193/Q

35

2016,35(3)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