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制棒工艺对平菇产量、农艺性状及品质的影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不同制棒工艺对平菇产量、农艺性状及品质的影响

引用
为提高平菇的产量及品质,优化制棒工艺,以灰美2号平菇为试材,研究了熟料、发酵料、发酵料加短时高温灭菌、诱导灭菌4种不同制棒工艺对平菇产量、农艺性状以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料加短时高温灭菌工艺的平菇农艺性状最优,其第一潮菇单朵质量、菌柄直径、菌柄长度、菌盖直径、分枝数均最大,分别为544.33 g、1.51 cm、6.47 cm、7.75 cm、34.00枝,但每百棒总产量为85.56 kg,排名第3;发酵料工艺的平菇产量最高,每百棒为98.26 k g,营养品质最优,子实体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24.57%、16.02%、1.53%、154.64 m g/g,农艺性状仅次于发酵料加短时高温灭菌工艺;诱导灭菌工艺的成棒率最高,为99.2%.发酵料和发酵料加短时高温灭菌工艺均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和品质,诱导灭菌工艺可获得较高的成棒率和产量;发酵料工艺无需灭菌,其子实体产量和品质俱佳,且节能高效,是适合北京地区夏末秋初平菇栽培的优选工艺.

平菇、制棒工艺、产量、农艺性状、品质

S646.1;S513;TS254.4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食用菌创新团队BAIC05-2021

2022-08-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55-59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蔬菜

1001-8336

11-2328/S

2022,(8)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