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后贮藏过程中羔羊肉食用品质的变化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7506/rlyj1001-8123-20190625-145

宰后贮藏过程中羔羊肉食用品质的变化

引用
研究宰后不同时间羔羊肉食用品质的差异.以羔羊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测定4℃贮藏条件下,宰后不同时间(1、6、12、24、72、120、168 h)羔羊肉中心温度、菌落总数、pH值、肌节长度、剪切力、肉色、肌红蛋白相对含量和蒸煮损失的变化.结果 表明:宰后羔羊肉的pH值从宰后1h的6.45下降到宰后120 h的5.40左右;宰后1h和6h羔羊肉的肌节长度无显著变化(P>0.05),宰后12h最短,宰后24 h后开始变长,而宰后120、168 h变化不显著(P>0.05);羔羊肉亮度值(L*)随宰后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红度值(a*)和黄度值则先升高后降低,且氧合肌红蛋白相对含量与a*变化规律一致;羔羊肉剪切力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宰后12h达到最大;宰后1h羔羊肉的蒸煮损失最低,随后不断增加,168 h时达到最大.综上,宰后6h前的羔羊肉处于僵直前期,宰后6~24 h时处于僵直期,宰后24~120 h处于解僵期,宰后120 h时解僵过程完成;僵直前和解僵后羔羊肉的食用品质存在差异,僵直前羔羊肉的保水性较高,成熟后羔羊肉的嫩度较高,L*和a*较高.

羔羊肉、宰后时间、僵直、色泽、嫩度、保水性

33

TS251.1(食品工业)

国家现代农业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38;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

2020-01-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53-58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肉类研究

1001-8123

11-2682/TS

33

2019,33(9)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