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尿嘧啶缓释剂对裸鼠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及对非编码RNA MEG3和自噬的调控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2-3619.2019.06.013

氟尿嘧啶缓释剂对裸鼠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及对非编码RNA MEG3和自噬的调控

引用
目的 观察氟尿嘧啶缓释剂植入对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其对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LncRNA MEG3)和自噬的调控.方法 用人子宫内膜癌RL?95?2细胞株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分为三组:对照组不作处理;注射组通过尾静脉注射氟尿嘧啶(5?Fu),剂量为4 mg/kg;植入组瘤体内植入缓释剂,剂量为4 mg/kg.记录瘤体体积、瘤重,计算各组抑瘤率;HE染色观察瘤体形态学;qPCR和蛋白印迹分别检测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注射组和植入组瘤体体积和瘤体体重均减少(P<0.05);与注射组相比,植入组瘤体体积和瘤体体重均减少(P<0.05).注射组抑瘤率为15.91%,植入组抑瘤率为34.47%.HE染色显示植入组坏死区域大于注射组.相对于对照组,注射组(t=3.328,P=0.0043)和植入组(t=5.367,P=0.0000)LC3?Ⅰ的表达降低,且植入组LC3?Ⅰ的表达低于注射组(t=2.400,P=0.00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相对于对照组,注射组(t=4.178,P=0.0007)和植入组(t=6.764,P=0.0000)LC3?Ⅱ的表达升高,且植入组LC3?Ⅱ的表达高于注射组(t=2.683,P=0.01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植入组瘤体LC3?Ⅱ/LC3?Ⅰ比值明显大于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71,P=0.0000).注射组和植入组LncRNA MEG3和LC3?Ⅱ/LC3?Ⅰ比值呈正相关(r=0.8581、0.7135,P均<0.05).结论 氟尿嘧啶缓释剂对裸鼠子宫内膜癌的抑制效果好于静脉注射给药,其机制可能是通过LncRNA MEG3正性调控激活细胞自噬从而抑制肿瘤.

子宫内膜癌、裸鼠、氟尿嘧啶缓释剂、非编码RNAMEG3、自噬

19

R737.33(肿瘤学)

2019-07-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723-726,封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热带医学杂志

1672-3619

44-1503/R

19

2019,19(6)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