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496/j.cnki.rbyj.2015.01.009
“超然主义”:近代日本政治的底流
明治宪法标榜天皇主权与职能性分权,同时以议会代表“国家公义”,这从根本上为“超然主义”提供了可能。“超然主义”实为近代日本政治之底流,它并未随藩阀政治的结束而消失。在藩阀政治受挫后,伊藤博文、桂太郎等通过政党实现的只能是相对“超然主义”,而且,他们的期待最终被政党所“出卖”。经过大正民主运动,“超然主义”作为政治潜流持续存在,并与政党一样获得发展,当“宪政常道”下的政党政治被民众质疑和抛弃时,新官僚力倡普选,以民众广泛参政强化天皇权威,同时否定政党组阁的正当性,“超然主义”卷土重来,并显得比明治时代更为“成熟”,成功“逆袭”政党政治,它看似基于民意,实则相反,政府超然于民众与议会之外,这也为法西斯独裁专制打下了基础。
明治宪法、超然主义、天皇主权、民众参政
K313.4(东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东亚世界的裂变--关于东亚国际政治对立局面形成之文化探源”项目编号14JJD770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近代日本政党新论--‘多数决’的挫折项目编号2014M55114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15-03-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6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