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陶渊明《形影神》组诗的哲学思想
一、创作背景及思想渊源<br> “在‘三无道邈,淳风日尽’(《扇上画赞》)的东晋时期,社会意识形态出现了‘九流参差,互相推陨’(同上)的复杂局面。”[1]佛教神学在东晋时期已蔚然成风,庐山高僧慧远于元兴三年作《形尽神不灭论》,于义熙八年作《万佛影铭》。慧远著有《形尽神不灭论》,认为形灭之后,神能暗中转移,由此形转移到彼形而保持永生不灭。“形尽神不灭论”迎合了世人惜生心理的迷信思想,陶渊明对此不以为然,有感而发,作于义熙九年的《形影神》组诗就是陶渊明向宗教神学发起反击的宣言书,是其哲理诗中素负盛名的代表作。[2]
陶渊明、形影神、组诗、神不灭论、东晋时期、社会意识形态、宗教神学、转移、思想渊源、复杂局面、创作背景、哲理诗、宣言书、心理、迷信、庐山、高僧、佛影、佛教
I20;I2
2013-07-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01-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