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龟驮碑还是赑屃驮碑——兼论赑屃与龟崇拜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应用市场
我的应用
会员HOT
万方期刊
×

点击收藏,不怕下次找不到~

@万方数据
会员HOT

期刊专题

是龟驮碑还是赑屃驮碑——兼论赑屃与龟崇拜

引用
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龟崇拜文化.“龟驮碑”就是龟崇拜的一种典型体现.但是,随着龟崇拜的衰落,龟的地位与意义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赑屃应运而生.“龟驮碑”也演变成“赑质驮碑”.文章以武当山八大宫的“赑屃驮御碑”作为切入点,旨在通过梳理龟崇拜的历史演变过程,揭示赑质产生和“赑屃驮碑”出现的原因. 一、赑屃的由来 武当山的八大宫共矗立着12座由大龟似的庞然大物驮着的古碑,老百姓称其为“龟驮碑”,《武当山志》却称之为“赑屃驮御碑”.似乎驮碑的似龟而不是龟,是一种叫赑屃的动物.那么,赑屃到底是什么动物呢? 赑屃一词,最早出现于典籍是在汉张衡的《西京赋》中:“缀以二华,巨灵赑屃,高掌远跖(蹠)……”,唐人李善注云:“……赑屃,作力之貌也.”可见,“赑屃”最初是个形容词,是用来形容河神、巨鳌等用力前行的姿态.到了明代,“赑屃”变成了名词,杨慎的《升庵集·八一卷九五》中就说“俗传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一曰赑屃,形似龟,好负重,今石碑下龟趺是也……”①.将其解释为龙生九子之一. 可见,赑屃一物是从宋明之际才出现于典籍的想象之物,那么,它与龟是什么关系,又为什么被作为碑趺的呢?通过追溯碑的历史,我们发现:汉代开始用长方形巨石做碑座;汉末出现了龟形碑座;唐代碑的形制基本定型,大部分石碑都采用了龟形碑座;到了元明时期,碑趺就由龟变成了赑质.很明显,赑质是由龟将头换为龙首演变而来,赑屃驮碑是从龟驮碑发展而来.那么,古人为什么选择龟作碑趺,而元明之后,又由赑屃替代了龟呢?要对此问题做一解答,就必须从中国自古以来的龟崇拜谈起.

赑屃、龟崇拜、武当山、演变过程、碑座、碑趺、中国、元明时期、宋明之际、石碑、历史、动物、典籍、形容词、戏剧性、西京赋、切入点、李善注、老百姓、长方形

G02;K87

2012-07-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页

64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群文天地

1009-6302

63-1027/G2

2011,(2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