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明媚的忧伤”——从郭敬明早期文本解析其作品流行原动力
郭敬明作品进军文坛伊始就活力四射,历经十载,长盛不衰,已然成为一文化现象.为研究这一文化现象的成因,文章以其早期主要文本表达主旨及表现方式为研究对象,解释并分析了其作品与青少年读者阅读需求的对位,并初步探讨了该类文本的常用表现手法.
在近十年的“80后”乃至稍后的“90”后一代,异军崛起的青春文学创作群体中,郭敬明无疑是不论在创作还是在营销运作方面的无可非议的领军人物.自2003年他以一部颇有争议的《梦里花落知多少》进军文坛后,接踵而来的《幻城》、《1995-2005夏至未至》、《左手倒影,右手年华》、《爱与痛的边缘》等小说、随笔散文每一部都成为了同龄读者一睹为快的作品,他用书写自己的青春体悟书写出来的青春物语造就了新世纪初图书出版的一个春天.郭敬明准确而生动地代言了一大批正在成长中的80后乃至90后的中国“独生子时代”都市“独一代”的青春感伤.
青春期、郭敬明、文本解析、作品流行、文化现象、阅读需求、营销运作、研究对象、新世纪初、文坛、文本表达、图书出版、同龄读者、随笔散文、青春物语、青春文学、梦里花落、领军人物、创作群体、长盛不衰
TN9;K20
2012-07-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49-52